“error getting socket: Address family not supported by protocol”的解决方案

原本我是想KVM支持NAT,在重新编译kernel,当然为了NAT,我得去重新menuconfig,不知为啥手贱,估计将“Networking options”里面的“Unix domain sockets”选项选为了编译为module,于是就遇到了如下的kernel panic。

当我遇到这个panic的现象后,其实我也进行了.config文件的对比,我其实也看到了“CONFIG_UNIX”这一项的差异,由于还有其他的不同点,我就没把这个差异放在心上,没重视它。后来才发现,“CONFIG_UNIX”是为了配置“Unix domain sockets”的,“CONFIG_UNIX”一般都是应该配置为y(编译进kernel),如果只有在少数(如嵌入式)系统中才配置为m(作为module,名为"unix"的module)。即是没有连接到任何网络,有很多常用的程序都使用“unix domain socket”进行通信的,如X-Window、syslog等程序,估计还有我本例遇到的udevadm(udevd)等程序,都是依赖于“CONFIG_UNIX=y”这个配置的。

另外,看了一下配置kernel时,对CONIFG_UNIX选项的说明,如下,看了就都明白了吧。

了解更多关于Unix Domain Socket的内容,可以参考如下链接:
http://beej.us/guide/bgipc/output/html/multipage/unixsock.html

【后记1】2012.08
关于“FATAL: Module scsi_wait_scan not found.”这个错误,应该在kernel config中配置“CONFIG_SCSI_SCAN_ASYNC=y”,如果有“CONFIG_SCSI_WAIT_SCAN”则也应该配置“CONFIG_SCSI_WAIT_SCAN=m”。加这个后记是因为,我在8月份遇到一次kernel panic是和“FATAL: Module scsi_wait_scan not found.”相关的。
【后记2】2012.10.30
我在启动KVM guest(guest中使用Linux 3.6 kernel)再次遇到一直打印“FATAL: Module scsi_wait_scan not found.”的错误信息。后来查了一下,Linux 3.6中已经没有CONFIG_SCSI_WAIT_SCAN配置项可选了,后来发现guest的grub中的root设备写法的问题(这时不能写成/dev/sda1)。
出现问题的grub中kernel行如下:
kernel (hd0,0)/boot/vmlinuz-3.6.0 ro root=/dev/sda1
修改为UUID的方式去找到root设备,就没有“FATAL: Module scsi_wait_scan not found.”错误,可以正常启动了,如下:
kernel /boot/vmlinuz-3.6.0 ro ro root=UUID=7391683c-12c6-405a-b2e0-ee05c678772c

master

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.

One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*